2025 国际橡塑展 2025 国际橡塑展
2025 国际橡塑展
签到

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
塑料革新驱动可再生能源变革

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变,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,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正持续增长。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。高性能高分子材料、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轻量化、耐候性、可设计性及成本优势,使其成为光伏、海洋和风能、氢能等领域的核心支撑。

文章来源:雅式橡塑网(www.AdsaleCPRJ.com

国际能源署(IEA)最新报告显示,2024年至2030年间,全球新增超过5,500 GW的可再生能源产能,其中太阳能光伏占比达80%,增長主要来自多个大型太阳能和屋顶太阳能项目的建设。

全球咨询机构TrendForce预测,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596 GW,同比增长6.0%。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,太阳能电池板部件的需求也在激增。在封装胶膜、背板、面板、结构件和其他部件中,塑料凭借其轻量化、低碳化、低成本等优势,在光伏系统的发展担当重要的角色。尤其是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、耐腐蚀、耐候性能强、能源效率高等优势,正成为传统金属材料的替代材料。

轻量化与低碳化

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当下,减重、降碳已成众多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。从交通到能源领域,既是环保刚需,更是提升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。

巴斯夫(BASF)创新光伏边框整合解决方案将聚氨酯材料边框与水性涂料相结合,同时配合工程塑料角码,为光伏应用提供更耐腐蚀、绝缘性能更强且更轻质的解决方案,适应在“海、漠、房”等更多光伏行业终端应用。该方案较传统铝制边框,能够减重30%,碳足迹显著降低85%。

耐候性与低成本

光伏胶膜是封装的关键辅材,主要發揮保护电池片的作用。由于光伏组件工作环境都处于露天环境,因此,光伏封装胶膜在多种环境下,需具备良好的耐侵蚀性、耐热性、耐氧化性、耐紫外线老化性等特点。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,降本也成为光伏胶膜行业重要发展方向。

万华化学2024年投产的WANSUPER®聚烯烃弹性体(POE)可应用于光伏的封装胶膜,透光率>91%,耐候性提升20%,适配双玻组件需求,并且降低封装成本15%。

用于太阳能跟踪器轴承的Delrin®材料专为光伏应用设计,能长期耐受户外环境,具备优异的抗冲击强度、抗紫外线性能和热稳定性,适合用于光伏跟踪系统,确保电池板全天高效跟踪太阳。

布鲁克纳(Brückner)的拉伸薄膜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拉伸技术,如线性电机同步拉伸(LISIM)技术等,能够生产出厚度极薄的薄膜,厚度可达2.5微米甚至更薄。

能源效率提高

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光伏系统效能已成为实现"双碳"目标的重要途径。除了组件优化、系统集成外,材料革新也成为光伏产业突破效率界限的因素之一。

巴斯夫(BASF)创新阻燃材料组合(Ultramid® PA聚酰胺,Ultradur®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Elastollan® TPU热塑性聚氨酯等)助力协同光伏板的发电效率最大化,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
沙特基础工业(SABIC)适用于光伏封装材料的FORTIFY™ PV POE,体积电阻率比EVA更高,使用时间越长、模块功率越高,能够保持低漏电流水平,确保光伏发电系统运作持续稳定,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。

在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,海上风电市场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。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(GWEC)预测,2024年至2026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8 GW、23 GW和29 GW。

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,对叶片长度的需求将持续增加,开发大型化、轻量化和低成本的风电叶片是未来趋势。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、可设计性及低成本等优势,成为风电行业不可替代的主体材料。

目前,复合材料在整个风电叶片中的重量一般占到90%以上,其中承力结构由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组成,具有高强度、低密度的特点,能够有效减轻叶片重量,提高叶片的捕捉风能效率和运行稳定性。

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8、E9系列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,重量减轻约30%,发电效率提高约10%。

另一方面,由于海上风电设备长期暴露于海洋等特殊环境中,一些基础结构部件易受电化学腐蚀、应力腐蚀开裂等影响。先进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有助于耐腐蚀,提高海上风电输电系统的整体寿命。

恩欣格(Ensinger)在风电叶片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的制造,有助于提高叶片的强度和耐久性。

随着氢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耐化学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在氢能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明显。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质子交换膜、储氢瓶、电解水制氢设备等多个关键环节。

据《国际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》预测,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增长至现今需求的10倍,整个产业链的生产值超过2.5万亿美元。氢能的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
作为氢燃料电池中核心组件之一,质子交换膜(PEM)需要具备高质子传导率、低气体渗透率和优异的耐化学稳定性。

科慕(Chemours)凭借深厚技术积累,其生产的Nafion系列全氟磺酸膜,长期在质子交换膜市场占据领先地位。日本旭化成(Asahi Kasei Corporation)的Aciplex膜是一种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,全氟磺酸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,能够在强酸、强碱等恶劣化学环境中稳定工作,不易发生化学降解。

储氢瓶方面,IV型瓶瓶体全部为树脂,易于成型。主要内胆材料为PA内衬加CF复合材料缠绕,阿科玛(Arkema)生物基PA11应用于高压储氢气瓶内胆上,具有优良氢气阻隔性、抗高压氢气起泡、耐高低温、环保、加工性优异等特性。

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,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在光伏、风能、氢能等领域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。材料创新不仅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,更是助力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、可持续化方向迈进。

相关产品

[#slider]
展会信息专题指南
关注我们
订阅电子快讯
CHINAPLAS 观展通

您已进入CPS+ eMarketplace在线供需对接平台的【试验版网页】,如需返回【正式版网页】,请返回。谢谢!